您现在的位置是:动态速递网 > 美食
老师打学生,怎么就天经地义了?
动态速递网2025-04-05 07:16:16【美食】46人已围观
简介
最近刷到一个视频。 某个高中教室里,几个学生低头在黑板前站成一排。一位老师来回走动,轮番扇人耳光。 巴掌落在学生脸上,啪啪作响,足可见老师用力之猛,下手之重。 同时响起的,还有老师的斥责: “带扑克啊你?让你带扑克!”
最近刷到一个视频。 某个高中教室里,几个学生低头在黑板前站成一排。一位老师来回走动,轮番扇人耳光。 巴掌落在学生脸上,啪啪作响,足可见老师用力之猛,下手之重。 同时响起的,还有老师的斥责: “带扑克啊你?让你带扑克!” “农村的孩子啊,农村的孩子。” “你是不农村的?是不是?” 虽然视频只拍摄到老师的只言片语,但足以拼凑出事情的来龙去脉。 几个高中生偷偷摸摸打扑克,被老师抓了个正着。老师怒火中烧,直接在教室里当着同学们“公开处刑”,好让他们意识到错误。 事实也确实如此。 根据相关报道,老师原话是“你们上学不容易,农村学生怎么还打扑克。” 言下之意似乎是,农村学生应该珍惜机会好好学习,否则怎么对得起自己。 但无论怎么看,这种直接往学生脸上甩巴掌的行为,都十分过激,并不可取。对学生来说,与其说是教育,更像是霸凌。 因而有人说,这老师思想品德都不过关,谈何传道授业解惑? “你什么老师,凭什么打人?” 更有人把关键点放在“农村”上,认为这老师就是在歧视农村孩子,搞差别对待。 “难道城市孩子就可以打扑克了吗?” “这不就是PUA?让农村学生就低人一等。” “老师带了头,以后他们更会被霸凌。” 简而言之,是觉得这样的人不配当老师。 然而,声势浩大的还有另一种声音。 “老师打学生,算什么霸凌。只是替父母管教孩子而已,很正常。” “就算打的是我孩子,我也双手支持。” 背后的潜台词是,玉不琢不成器,孩子犯错了就该狠狠打,让他们得到教训。 更何况,打是亲骂是爱。 “打你才是对你负责,否则谁管你?” 山西网友现身说法,说自己是被老师揍大的。 他不但不记恨,还特别感谢老师足够严厉,把自己打醒了,这才没继续走弯路。 毕竟身边那些没清醒过来的人,要么是进去了,要么是不在了,都比他过得惨。 由此可见,老师打人,是用心良苦,是恨铁不成钢,是“棍棒出孝子,严师出高徒”。 有农村出生的网友大声叫好,说你们没经历过的人真的不懂这老师多好。 “今天不被老师打,明天就被社会打。” 有人摇头不满,认为就是因为现在学生有什么事,都要把老师拉出来批斗一番,搞得很多老师越来越佛系,这也不管那也不管。 所以这种敢管事的老师太难得了。 能遇到她,是学生的幸运,要好好珍惜。 按照他们的意思,这老师不但不该被批评,反而还值得大力表扬,便于引人效仿。 当然,法律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。 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》、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以及《教师法》的相关规定,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,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、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。 也就是说,任何对学生施以暴力、侮辱的行为都是不被允许的,与原因无关。 我觉得这才正常。 不管出于什么目的,不管打着怎样的旗号,这种老师对学生的暴力行为,都接近于私刑。 因为它没有评判标准可言,全凭个人主张。 我读书的时候,确实很多老师搞体罚。 早上迟到,被要求跑圈或罚站; 上课分神,粉笔擦直接砸过来; 课桌里搜出来“杂书”,那必然要挨打。 印象最深的一次,是班上同学翘了自习课出去打篮球,然后挨个被拿着教鞭敲腿,还把篮球给戳了个洞,让人顶着罚站。 但和网友们相比,这些几乎是小儿科。 戒尺打手、揪头发、板擦怼脸、踹肚子... 有些动作光是看着就觉得疼得要命,还会留下深切的阴影,直到长大都难以消解。 这些暴力背后没有逻辑。 不是你做错了什么,所以受到惩罚; 只是你做的不符合TA的要求,所以受到惩罚。 要求到底合不合理,TA说了算。 可能今天这个老师觉得上课不能讲小话,明天那个老师就觉得下课也不能讲大话。 上午说应该穿校服,下午就全部剪短发。 你说这位老师是一番好意,那你能保证所有的老师都这样吗? 你看那位老师自有道理,那其他老师自然也能诡辩出他们的道理。 然后呢? 学生的正当权益被无限压缩,老师稍有不满就能打着“为你好”的旗号,大打出手,暴力行事,而旁观人还觉得这一切理所当然? 这难道不是文明的倒退吗? 更让我不解的是,每当有人站出来反对体罚,反对老师对学生使用暴力的时候,总有人质疑,不让打也不让骂,老师还怎么教育学生? 可是,教育本来就不等同于暴力啊。 它完全可以用其它的形式来完成。 童漠男在脱口秀里讲过一个“北下关小学”。在北京卷了又卷的学校里,这地方绝对是个异类,学生三点就放学,玩得只剩下快乐。 别的校长评价这学校:“但凡不是对自己的孩子绝望了,谁能送到那去啊。” 实际上呢,童漠男小时候有严重的“注意力缺陷”,父母原本觉得找个好学校就能解决,结果三年转了7次学,依旧于事无补。 最后父母也无奈了,觉得孩子已经这样,“不如就给漠男一个快乐的童年吧。” 然后真的去读了北下关。这学校真挺有意思的,感觉学生们除了不读书,什么都爱干。 班里的电视机,拆完了重新拼,多出来一堆零件,但还能照常运行。 修车厂的孩子,才读六年级,就敢上手给老师换备胎,换完直接被老师尊称为“师傅”。 可想而知,这里的学生肯定不会因为不写作业、上课分神等原因被打。 那他们注定会失败吗?其实看童漠男现在的样子,可以说比很多人都要成功。 什么叫因材施教,有教无类,这才是。 感觉很多人有一个认知误区,总说孩子太难管,只能打,所以也支持老师狠狠打。 但暴力只是偷懒的办法。 比如一个孩子不写作业,你可以用拳头说话,打得他鼻青眼肿,逼着他写。 也可以循序渐进,先找他不写作业的原因,然后根据原因再去找对应的办法: 作业太多写不完,去和老师沟通减量; 题目太难不会写,就陪着一起学; 没有耐心坐不住,建议咨询医生。。。 当然,后面这些做法肯定更难,但这才是教育真正的样子啊,是要用更理性的方式去影响孩子,让他变得更好,而不是用暴力把人打服。 将体罚和负责关联在一起的人,无非是在为自己找借口。因为他们使用了一种最简单的,最无需成本的方式,还要冠以教育的名号。 如果老师只会用暴力管教学生,只懂用强权要求学生听话,那这种老师和杨永信之流有什么区别?这样的学校又和豫章书院有什么区别? 被这样对待的学生,也没有真正学会很多道理,他们只是学会了如何成为听话的娃娃。 不过这也是悲哀之处。 很多人口口声声说着教育,说着为孩子好,却并不是真想把孩子教育成有独立人格的人,只是希望得到一个言听计从的傀儡而已。 只要这样的想法没有改变,就永远会有人支持体罚,支持用暴力替代真正的教育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很赞哦!(63)
上一篇: 东北有座城市,在北京以南?还是大城市
下一篇: 师